紐約公共圖書館-1紐約公共圖書館-2紐約公共圖書館-3紐約公共圖書館-4紐約公共圖書館-5紐約公共圖書館-6紐約公共圖書館-7紐約公共圖書館-8紐約公共圖書館  

紐約公共圖書館New York Public Library, NYPL)是美國主要圖書館系統之一,和布魯克林公共圖書館系統、皇后圖書館系統一起組成紐約市的三大公共圖書館系統。

紐約公共圖書館總部的主體建築位於第五大道,由於藏有《古騰堡聖經》和牛頓的《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》被認為是世界著名圖書館。

歷史

1920年明信片上的圖書館

19世紀末,紐約市只有兩座對外開放的圖書館:由阿斯特遺贈40萬美元建造的阿斯特圖書館,1849年正式開放;由藏書家萊努克斯建造的萊努克斯圖書館,1880年開放。

1886年,蒂爾登遺贈240萬美元,遺囑要求在紐約建造一座圖書館,他的遺囑執行人比格婁律師建議和阿斯特圖書館、萊努克斯圖書館合并,成立一個「蒂爾登、阿斯特、萊努克斯基金會」,基金會於1895年5月23日成立。1901年卡內基也捐贈了520萬美元,並且合并了紐約巡迴圖書館。市政府承擔了維護和運轉費用,因此紐約公共圖書館成為政府和私人慈善機構共同合組的,典型美國方式運營的圖書館。

1948年12月大雪下的圖書館

圖書館主體是科研圖書館,位於曼哈頓第五大道40街和42街之間,1911年5月23日落成,第二天開放,門前有兩個石雕臥獅,命名為「阿斯特獅」和「萊努克斯獅」,後來又俗稱為「阿斯特先生」和「萊努克斯夫人」(雖然兩隻都是雄獅)。在大蕭條時期,紐約市長拉瓜地亞為了鼓勵市民戰勝經濟危機,將這兩座石獅取名為「忍耐」和「堅強」,現在紐約市民只是根據它們的位置俗稱左面的(北方)為「上城」(居住區),右面的為「下城」(金融區)。

主要閱覽室是315號房間,90.5米長,23.8米寬,高15.8米,四外都是開放式書架,長窗,房頂有大吊燈。室內長型閱覽桌和舒服的椅子,桌上有銅檯燈。裝備有電子計算機可以和網際網路聯接。所有一切都是免費的,有許多著名作家在這裡搜集資料,在大蕭條時期,也有許多人在這裡進行相當大學教育的自學。

1980年代,圖書館擴建了12,000平方米藏書面積,是在地下,佔據了圖書館西面的伯里揚公園的地下部分,上面仍然是公園。

[编辑] 分館

紐約公共圖書館的閱覽室全景

紐約公共圖書館除了主館外還有85個分館,分散在布朗士區、曼哈頓和斯塔滕島(里奇蒙),分館主要提供文學作品和基礎科研書籍,其中有4個屬於特殊科研分館:人文和社會科學圖書館;表演藝術圖書館(在林肯中心);黑人文化圖書館(在紹姆貝格中心);工商科學圖書館。還有三個流動圖書館。

[编辑] 虛構作品中

許多電影都以紐約公共圖書館做背景,電影《蜘蛛人》、《魔鬼剋星》、《明天過後》、《第凡內早餐》、《愛情第二章》(Chapter Two)、《紐約大逃亡》、《新綠野仙蹤》都應用了圖書館的環境。

參考出處:維基百科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IGI TAIW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